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8:07:00
“靠着‘指尖上的功夫’,我家去年收入3万元。”4月11日,山阳县银花镇五色沟村村民彭丛珍一边说,一边手持竹竿,熟练地将面条分丝。
“过去,各家单打独斗,挂面卖不出好价钱,年轻人宁可打工也不愿学手艺。”银花镇银花社区党总支书记贾常福说,2023年8月,银花镇党委成立手工挂面产业联合党总支,将7个村(社区)党支部、3家企业合作社拧成一股绳,让“组织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破解挂面生产、技术革新、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
2024年2月,五色沟村银花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贾艳玲与46名手艺人开始手把手教学徒制作手工挂面。通过“一带一”,他们培育出130余名手工挂面制作技艺骨干,让老手艺焕发新生。
“联合党总支不是‘1+1=2’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联席会议’进行信息共享、资源统筹,探索走出一条‘支部带动、党员促动、村企联动、互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银花镇挂面产业联合党总支书记曹峰说。
“经过3个月的学习,我学会了做挂面,成立了自己的挂面合作社,去年赚了6万多块钱。”银花社区居民王淑芬说。
为了更好地带动产业发展,银花镇定期召开挂面产业联合党总支联席会议解决难题:农户反映挂面运输成本高,上店子社区党总支创新推行“挂面直销卡”,与快递公司合作,实现消费者扫码下单、物流送货上门,降低了运输成本;农户反映产品样式单一、难以拓宽市场,挂面产业联合党总支充分调研,由陕西天栋缘食品有限公司联合银花特色挂面合作社研发出菠菜、胡萝卜、鸡蛋挂面等9种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镇上为300余户群众免费安装挂面架、发放和面机,将庭院方寸之地变为致富车间,支持群众发展“庭院经济”……
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党组织成为产业链的“主心骨”,挂面产业联合党总支成立以来已为群众解决相关问题36个。
“通过创新‘党委搭台、非遗唱戏、群众受益’的发展模式,我们将企业、合作社、小作坊和散户凝聚在手工挂面产业链上,辐射带动7个村(社区)800余户,年生产挂面3000余吨、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银花镇党委书记陈维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