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9:03:00
通过“微整形”,电信南街换发新颜。
“以前这条巷子很热闹,一条街都是自由市场。”“走电塔旁边的机耕道就可直达南郊公园。”这是成都人记忆中的电信南街。在这条全长不过350米的小街上,串联起成都人的交通出行、市井生活和地道美食。随着时代发展,日益狭窄的街巷、陈旧的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如今的电信南街,老旧建筑斑驳的外墙变了,人行道平整了,就连路边的变电箱、电线杆都有不一样的味道。从1935年的电字路,到后面的电信路、电信南街,这条“微整形”老街开始换新颜。
街道设施更新 烟火气更有序
家住九如村34号的居民黄彪这几天发现,家门口的电信南街有了不少新变化,“我在这条街上住了59年,它的点滴变化我都看在了眼里。”黄彪说,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路面,原来路边是一块块小砖铺砌而成的,时间长了开始松落,特别是到了下雨天,人一走过就积水四溅。现在人行道平整了,相比以往,更加干净整洁,困扰他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电信南街,贺云兵经营着一家蛋烘糕店,虽然门面不大,但凭借口碑积累的老顾客还是不少。曾经,让贺云兵最恼火的是店门口的基础设施,下雨天雨水倒灌,甚至要一边做生意一边打扫。如今路面整体改造,店面、店招重新完善,贺云兵的心情自然也好了,“有顾客说,看着环境干净了,感觉蛋烘糕的味道都好了。”
红砖青瓦、电线美化、一店一招、转角小景……改造后的电信南街让人眼前一亮,“绣花功夫”精雕细琢让居民和游客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
昔日场景重现 老记忆焕新生
电信南街的名字从何而来?如何讲好一条街的老记忆、老故事?行走在电信南街,老照片+墙绘+口口相传的历史生活元素,打造出一面面独具历史风貌的文化围墙。
“1935年,修建两座发射铁塔,在华西坝出现了成都人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收音机,这段路便被命名为电字路;2001年,两座历经70年岁月的发射铁塔被拆除,成了老成都人心中的回忆。”从一环路拐弯进来,电信南街历史文化墙仿佛诉说着这条街的岁月变迁。
往前走,青砖+瓦片的不同组合方式,模拟出昔日九如村和拱拱桥的形象,就连街边变压器上的彩绘,也采用了复古收音机、老电话等方式,与电信南街整体风格一脉相承。
让好吃嘴们念念不忘的东桂巷,则写满了市井生活的记忆,在桩桩堰摸鱼的那些光影中,品尝着写满童年记忆的甜不辣、干锅,别有一番味道。
记者了解到,电信南路改造从3月启动,扩大至金陵横路、洗面桥东一街,电信路、黉门后街、国学巷等12个街区整治也相继启动,随着华西坝片区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程逐步实施,整个片区即将迎来一场蝶变新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杜文婷
武侯区供图
原标题:老街“微整形” 场景重现留住记忆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