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家记忆|被捕后,“肥仔”在狱中画起了漫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2:14:00    

1942年

周恩来和董必武联名致信给

孙中山之子孙科

请求设法营救一个人

是谁让周恩来、董必武心急如焚?‍‍

图:周恩来、董必武致孙科函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

他就是廖承志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

香港也被日军占领

日军封锁交通、全城大搜捕

妄图清洗在港的抗日中国文化人‍

此时 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

与张文彬等人

共同研究和详细制定了

分批救出沦陷香港的

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的计划

然而

撤离工作完成后

由于叛徒出卖‍‍

廖承志不幸被国民党当局抓捕‍‍‍‍‍‍‍‍

经过几番周折

廖承志被带到江西

关进了臭名昭彰的马家洲集中营

图:马家洲集中营原址模拟图

敌人想从廖承志的口中获得更多线索

但是廖承志身份特殊

他是共产党人

也是国民党著名人士廖仲恺、何香凝之子

家庭成员与国民党有着颇深渊源

所以 在某种程度上

特务们不敢过于放肆

他们将廖承志羁押在单人牢房中

软硬兼施 威胁利诱

可廖承志除了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外

其他一概拒不回答

特务为他准备了写自白书的纸笔

廖承志却将纸裁成小块

用幽默的笔触记录狱中生活

自称“绘此丹青一囚徒”

漫画中胖胖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有时他从饭里拣出一堆沙子和蟑螂‍

有时坐在马桶上被大蚊子叮咬

老鼠横行

他会想象它们在举办婚礼

自己在一旁或当宾客

或放声歌唱

廖承志曾高唱《国际歌》

引来了许多人合唱

虽然看不到他们的面孔

但廖承志知道

还有众多同志和他一样

在各自的艰难处境中为信仰坚持着

在狱中

廖承志的坚定与乐观

渐渐感化了看守姚宝山

1942年秋末的一天晚上

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廖家的宁静

来人正是姚宝山

他已被廖承志彻底感化

决定奔赴延安投奔共产党

而在途中

他专程前来

只为将廖承志的书信和漫画转交给家人

这些物件承载着廖承志对家人的思念

也承载着他绝不屈服的信念

图:廖承志给周恩来及亲属的信

“胡公:我于五月卅日被捕,

现在太和附近的所谓青年训练所中。

其中一切,纸上难述。

希望你相信,

小廖到死没有辱没光荣的传统!

其余,倘有机会,可面陈,

无此机会,

也就算了。

就此和你们握手。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廖承志写给周恩来的信

信纸只有巴掌大小

寥寥数句

对党的忠诚跃然纸上

在另一封给家人的信中

廖承志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安排

如为刚出生的孩子起名“继英”

“取继续英勇事业的意思”

并告诫妻子经普椿

以后凡是没有自己手迹的亲笔信

都不能信任

他还给母亲何香凝写了一首诗

落款为“肥仔”

这是小时候父母对他的爱称

1945年4月

延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代表们得知廖承志在监狱里的英勇表现

非常敬佩

纷纷投他的票

结果人在狱中的廖承志

以高票当选中央委员

同年8月

蒋介石邀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

中共中央提出的谈判内容中

就包括释放廖承志

经过反复交涉

1946年1月

被关押了近四年的“肥仔”

终于重获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

这些漫画和纸条被移交至中央档案馆保存

而廖承志继续投身革命事业

奋战于统战工作一线

狱中四年

廖承志以幽默的笔触

对抗黑暗 期待光明

坚守了“到死没有辱没光荣的传统”的誓言

他无畏和乐观的精神

定格于纸上

被永远铭记

来源:CCTV国家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