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0:11:00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冰洁
傍晚七点,暑气依旧,花板桥步步高的天桥旁,轮椅上的徐燕香正在从容地编着篮子。
命运多舛压不垮,徐燕香以轮椅为脚,凭变形的双手编篮摆摊,直面生活风雨,用坚韧扛起家庭,寻得生活的希望微光。
轮椅前的“篮子摊”,笑对辛劳编生计
徐燕香的轮椅前,花花绿绿摆了一溜篮子。有圆盆状的,篮边镶嵌珠子的,篮底带漂亮的亚格力板底盘的,深浅不一,大大小小二十几个。它们排列不是很整齐,甚至略显散乱,但丝毫不影响篮子对人的吸引。
来往的大人大多停下来看一看,问问价钱,或买下一只;小孩则会蹲在篮子的旁边,舍不得离开。他们提提这只,看看那只,更调皮的,肩挎一只,脑袋上戴一只,左右手各一只,大人随手“咔嚓”留照。当大人意识到这是“商品”,太折腾会弄坏时,赶忙哄着孩子离开。
徐燕香很淡定。人们问价,她连忙回答;不买,不要紧;任凭孩子怎么折腾,她只是笑,不做声低头忙手里的活计。
她的轮椅后方大袋子里有好几个袋子,轮椅靠背左侧绑着一部小电风扇,风呼呼直吹左肩一边。我告诉她,莫顶着吹,怕引起肩周炎。她笑笑,没办法,太热了。
坐在轮椅上,已编一半的篮子靠在大腿上,徐燕香双手慢慢地编着,有些吃力。主要是这个浅棕色的篮子有点大,而她的上半身不长,篮子逼得她只能半昂起头编织,久抬的头,久端着半悬空的手,她不累才怪。还不说大腿长时间被篮子压着,篮子转动时摩擦引起的不适。
看她极其疲劳的样子,我劝她休息一下。“没事的,这点酸胀我能忍受。”她的声音很平静,“再编一会儿,我要回去了,做饭给丈夫吃。”
双手当“腿”往前闯,日子再难也不慌
56岁的徐燕香几岁时因小儿麻痹症,下半身失去了行动能力,双手虽能动,也没有正常人灵活。在没有轮椅前,“行走”只能靠双手支撑后臀部的挪移,一“步步”笨拙而艰难地丈量每一个叫“距离”的空间。在买轮椅之前,她从未出过门。
结婚生子,她做了妈妈,一边带孩子,同时做些手工活,跟着丈夫的小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然而,生活中雨和雪又接踵而至,她的女儿8岁时,丈夫突然中风,生活一下跌入黑暗。救丈夫要紧,她向前来看望的亲朋筹钱,丈夫才得以挽回一条命。
命是救回来了,医生告诉她要趁热打铁进行深度治疗以及后续康复治疗,否则——她知道否则就是废人一个。可要她再借钱或者承担这笔费用比登天还难,最后只能让丈夫出院。
看着年幼的女儿,望着床榻上的丈夫,她一时真的不知后面该怎么办。她搂着女儿痛哭,可生活还得继续,必须把女儿抚养成人。
周边的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同情她并纷纷给予物质和一定的经济支助。面对好心人,她一并谢绝了,“我有一双手。”“我有一双手。”是徐燕香对命运多舛的对抗,是她对待往后日子的誓言。
凭着一双手,徐燕香什么手工活都学,只要有人教她,随后就接业务。徐燕香给人织毛衣,做布鞋,接低门槛新兴手工领域的活,如串珠项链、滴胶耳环、塑胶插花等,好心人给她介绍业务,顾客在付款时也会多给一点。
靠着一双手,她没有让女儿失学,也还清了为丈夫治疗借的钱,丈夫也能依靠拐杖在家里稍微活动下。
在徐燕香的坚持下,女儿读完专科,到广州上班,女儿后来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现在,女儿女婿给她买了一部电动智能轮椅,出门很方便。
抖音学手艺摆摊,暖心人悄然搭把手
正当她憧憬未来的生活时,可命运又捉弄了她,女婿的身体在去年出了大问题。
“女儿,莫怕,只是暂时的,有妈妈呢。”徐燕香安抚伤心的女儿,“一家人相互依靠。”
在徐燕香的安抚和打气下,女儿情绪稳定了下来。女儿心疼她,不让她再操心,可她又盘算着怎样赚钱了。
二十余年的手工活,徐燕香的一双手变了形,十指不再能伸直,弯曲得厉害。由于长期的用力,十指不能再太用力了,否则钻心地疼。过去那些营生不能做了,她想到抖音上学新技艺。
于是,去年冬月,徐燕香在抖音上学习编篮子。她很刻苦,想在年前挣点钱。一有时间她就练习,加之心灵手巧,很快学得真艺并能独立实操,于是,现学现卖,她摆摊设点。只要不下雨落雪,徐燕香都出摊,在检察院对面的马路边,那儿人流量大。
徐燕香的手很巧,编的篮子不仅光洁好看,而且花式多样,还有一点,她开价很低,只赚辛苦费,因而,一摆摊就有一些大姐大妈来买篮子。
在一个地方买久了,徐燕香知道会很快饱和,可她每次摆摊,都有生意,后来她才知道原委。她发现有几个人前不久才买篮子,又来买,于是她好奇问要这么多篮子干什么。对方都先只是笑笑,在她的坚持下方知,她们都是在同情而帮衬自己,有些家里有几只,有的用来送人。
编篮只算辛苦钱,日子清苦心却暖
徐燕香感动之余,不想为难她们,今年开春后她来到花板桥,在不同地点摆摊。
篮子卖得很便宜,她只收了辛苦费。
一只精致的粉色提手篮子,加了几个工艺,她开价43元。其中,编在底盘的彩色蝴蝶图案的亚格力板要10元,篮口镶嵌一圈白色珠子,40粒约10元钱,鞭绳耗去近1斤,每斤9元,编成这个大概需一天时间。一折算,就是顾客豪爽不讲价,纯赚都只有14元。
“我只赚点辛苦费。”她压根没有把工钱怎么算计进去。
一只直径五六十厘米、深二三十厘米的纯手工篮子,约莫要一天半才能编好,需要斤半把绳子,在网上他人卖价一百多,她只卖56元,还不知道买主是不是讲价。“没办法,我只想多销一点,辛苦不要紧。”
收摊像场“搬家记”,车轮载着星光回家去
晚上近8点,夜色彻底上来,徐燕香也该收摊,回家弄饭给丈夫吃了。
收摊,于她而言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她先从轮椅后面拿出一袋袋子,放在脚前。因脚没有丁点力气,她降下上半身,用胸部抵靠在轮椅扶手处,低头,她把篮子叠合。大篮套小篮,圆篮放进提手篮里,充分让它们叠合。
当然,她低头拾捡时,旁边做生意的女士也帮着忙。最后,在嘻嘻哈哈中,轮椅的背后鼓鼓的篮子袋子,两边挂着篮子,一手还提着两个最大的篮子袋子——拿着放心,万一颠簸掉出来能发觉。
车轮在门店前的过道向前而去。从后面只能看到徐燕香的脑袋,戴着发卡。万家灯火时,徐燕香和她的“车”融入霓虹灯,消失在深处的光影中,更深处,有她牵挂的等着她的丈夫。
智能轮椅是徐燕香的脚,也是她的载货车,满载着她在岳阳的大街小巷寻找生活,寻找希望;她是一束光,是亲人的希望和依靠,带着他们寻找和奔向明天的光亮。
徐燕香,犹如一只萤火虫,她的生命发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