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给仓库满上!她们为社区老人做了十几年饭,如今爱心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2:59:00    

说起爱心食堂,

条形码的老观众最熟悉的

莫过于位于

幸福家园小区的爱心食堂,

王兰兰和义工们在这里

为小区的老人们

做了十几年的饭,

爱心食堂的故事被传播后,

热心市民、爱心企业

网友们捐助的物资

从四面八方汇聚,

小小的仓库里

米面粮油供应充足。


这个星期以来,几乎每天,快递车都会往返多次给爱心食堂运送来自全国各地网友们捐赠的物资。王兰兰决定把它们分拣出来,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一大早,王兰兰带着义工们把清点出来的大米运到了西山区的一个廉租房小区,因为经常来小区运送物资,王兰兰和很多小区住户都是老熟人了。

小区住户 :“王师,你永远不老,永远不老,青春永驻。”

王兰兰:“你还不是不老,你看看那么漂亮。”

小区住户 :“我八十几岁啦。”

王兰兰:“八十几岁还不是漂亮 。”

小区住户 :“八十五岁啦 。”

大家第一次听到王兰兰这个名字,是在2008年。当时,在都市条形码的多次报道后,不忘女儿遗愿、坚持为需要的人群捐赠衣物的王兰兰开始被大家所熟知。2012年,王兰兰开始在自己的努力和各界的支持下,创办爱心食堂。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团队义工的平均年龄已经到了六十几岁,身体和精力难以继续坚持,使得爱心食堂一度按下暂停键。

王兰兰:“义工姐妹也老了,一下这个烫到一下那个又摔一跤,每天都过得压力太大了。”

但每次在短暂的关停后,爱心食堂都会重新经营起来。

王兰兰:“老人们也不会做饭,也不会去买菜,一直在食堂吃,已经依赖习惯食堂了,后来又问我的义工姐妹怎么办?她们让我自己决定,我做一天,她们就跟我干一天,既然有她们这句话就有力量了,又坚持下来。”

目前王兰兰的义工团队有十几名固定的义工,分两班轮流为老人们做饭,而王兰兰的义举也吸引了一些年轻人的加入。


义工 小张:“她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我们就在空余时间,听说有大量的物资送到王阿姨这里就主动来帮帮她。”

王兰兰说目前爱心食堂的仓库已经满仓,除了物资之外,爱心食堂更缺人手,她希望有志愿者能像小张一样加入进来。


十几年如一日

待老人如家人


在幸福家园小区的爱心食堂里,第一批义工已经在这里服务了十余年,她们中年纪最大的已经七十岁。

幸福家园小区爱心食堂义工 陈燕华:“我从这里路过,王兰兰就说你愿不愿意来?我说在家待着还不是待着,屋里就是老伴和我,我说来,每天和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我觉得还好。”


这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叫陈燕华,在爱心食堂成立的第二年加入义工团队,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年过七旬的她是义工团队中年纪最大的。

幸福家园小区爱心食堂义工 陈燕华:“在我能动的情况下,可以在食堂为那些老人做饭。他们有的比我老,有的比我小,为他们服务,做好每天这两餐饭 。”


在爱心食堂的十几名固定义工中,多数都是幸福家园小区的住户,她们互相扶持,帮助上百名老人解决了用餐的难题。其中,义工赵琼花住在昙华寺附近,十几年间,她都是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和爱心食堂。

幸福家园小区爱心食堂义工 赵琼花 :“如果没有红灯可以骑45分钟,如果都遇到红灯要一个小时才能骑到这里,就是骑着一辆大单车来这里,跟着王兰兰一直干。”


十几年的相处,赵琼花和老人们相处得如亲人一般。

幸福家园小区爱心食堂义工 赵琼花 :“真有感情了,那些年才开起食堂,简直是感情深,我骑着单车来,但凡下雨的时候,在忙着打饭排很长的队,他们会拿一个塑料袋把我的单车座套起来,就是想着我晚上回去的时候座位不潮,到晚上干完了去关关门骑车,心里一下子就暖暖的。”

十几年的时间,最初来爱心食堂用餐的部分老人已经离世,而仍健在的老人,是义工们最大的牵挂。

老人:“好在这个爱心食堂办得好 要不然我怎么办。”

老人:“我们赶上政策好,让我们这些孤寡老人比较方便,我们自己煮也难煮。”

王兰兰:“有时间的愿意来的都可以来爱心食堂帮帮忙,爱心食堂不要求文化,不要求技术,只要你有时间,有爱心就可以。”


记者:龙勋 杨波

编辑:胡茜

责编:胡华 王云

主编:曾真

终审:付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