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8:37:01
“飞楼一纵目,海国气雄哉。日上三山出,天空五磊开。树平随野阔,帆正入窗来。咫尺津门近,登临第几回。”这是明张维新《登静海城楼》时的感受。
“飘渺飞楼壮,登临放眼赊。浪摇沧海日,晴抹碧天霞。九派河流远,诸村树映斜。白云遥望合,迢递忆吾家。”这是清王鼎《登静海城楼》看到的景致。
由明清两代诗人所描绘的当时静海风光可以看出,彼时之静海野阔苍茫,烟波浩渺,且静海筑有高耸的城楼,斗拱飞檐,气势雄浑。
静海古城究竟什么样?《静海县志》载:“城池西临运河,成半月形。旧城周围六里,以土为之,高二丈五尺,池阔三丈。建废年月均无已无考。新城土围三里有奇,高一丈五尺,基阔三丈八尺至二丈五六尺不等。池阔二丈零八寸,深七尺。有四门,南曰聚奎,北曰拱辰,西曰观澜,东曰汇泉,俱砖甃门。炮台三座,营房四间。”可见当初的古城是作为军事堡垒而建的。
史料记载,静海乃退海成陆,史称“长芦”。西汉时期,设东平舒县,城址位于今西钓台附近。隋唐时期为鲁城县、平舒县,宋代为“乾宁军”,金元时为靖海县,明以后始称静海县。战国时期始有民居,先后隶属齐、燕、赵,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尤其西南部子牙、沿庄、陈官屯等乡镇更是静海先民最早的聚居区。从汉代起,这里就有人文历史的遗迹。出土有汉代陶楼、西汉古城、唐代墓群、宋代木船等。在静海北五里村,还有励氏四代人在乾隆盛世先后供职瀚林院,被传为美谈。静海可谓人杰地灵之地。
另外,静海亦有“八景”之说。邑人毛家彦曾写有《静海八景》一诗:“平野漫漫雪欲迷(雪漫平野);东连海曙遍郊畦(东郊海曙);潮声日暮听津北(北津潮响);花气波摇满淀西(西淀荷花);三径云阴遮远树(远树穿云);半河柳色隐长堤(长堤翠柳);阁南更向风前望(南阁熏风);帆影斜排运舶齐(风帆运舟)。”由于地理变迁,时代更迭,如今静海八景已不复存在,甚为可惜。
古时,静海水多、河多,泽洼遍布,最为有名的当属南运河。南运河从唐官屯镇梁官屯村入境天津静海区,流经静海中部,从南向北流经陈官屯镇、双塘镇、静海镇,至独流镇的十一堡村入西青区界,全长48.21公里。
说起静海段南运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这条河流基本沿着太行山前的洼地北流,穿过漳河,经过大陸泽。出泽后,分为九河,主流抵白洋淀,再东下入渤海。这九河中,有的河段就是南运河在静海的前身。这些河道都是自然形成。
人工开挖的静海段南运河,其前身应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打败了袁绍,袁绍的儿子袁尚投奔了乌桓(今蓟县以北和辽宁省一带)。为了攻打乌桓,保证军需的给养,曹操命魏郡太守董昭开挖了相互连接的三条河流: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其中,平虏渠上起青县的木门镇,下至靜海的独流镇,大体相当于现在流经静海段的南运河。当时,平虏渠上接滹沱河,下通泉州渠、新河,形成了一条从华北平原到乌桓前沿的水路通道,为曹军打败袁军起了重要的作用。
隋朝大业四年(608年),为了军事的需要,隋炀帝下诏征调河北男女百余万开挖永济渠,洛阳至涿郡(今北京城西南)之间千余公里的河道全线贯通。静海一段的永济渠是在平虏渠的基础上开宽加深的。后来,往南又连通杭州,形成了一条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近2700公里的大运河。大运河南北贯通后,因隋炀帝曾乘龙舟抵达涿郡,所以人们又称此河为“御河”。金、元、明、清时期,因漕运繁盛,又名漕河。其中天津至临清段称南运河。
南运河通航后,便成为一条重要的水上运输线,隋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天下兵汇集涿郡,北征高丽;唐代,为抵御北方奚、契丹游牧部族的侵犯,在北部边防的幽州(今北京市一带)、渔阳(今蓟州一带)派驻重兵;北宋时,河北一带为宋、辽交界的前沿阵地。这些朝代,南运河一直是运送兵员、军粮、军需的水上运输干线。
自金朝以后,南运河的漕运开始繁忙。金天德五年(1153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先后迁都、定都北京后,这里便聚集了很多贵族和官僚。由于北方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致使大批的粮食和商品都要从南方经南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根据《金史•河渠志》记载,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从南方各省运经(靖海)直沽的漕粮达百万石之多。”而元朝时每年从江南运至京师的漕粮已多达300余万石。靖海县(明朝洪武年间改称静海县)的直沽口一带呈现出“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的繁忙景象。
明朝以后,漕运更加繁忙。《天津近代史》记载:“明宣德十年(1435年),行驶在大运河上的船只近万艘,经直沽的漕粮每年达四五百万石。”清朝初期,由于天津至北京一段的北运河淤塞严重,载重量大的漕船无法通行。顺治元年(1644年)和康熙五十年(1711年),北运河分别增设小驳船600只和1200只,以承接南运河的货物。明清两代,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区产食盐239800多引(每引650市斤),其中大部分也靠漕运船由南运河运销各地。民国初年,单是静海县在南运河的漕船就多达300余只,最大的载重160吨,最小的载重10吨。民国《静海县志》载:“昔日,运河上的船帮一直蜿蜒数十里,大为可观。” 直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南运河一直是全囯南北货物流通的重要水上通道。
新中国建立后,于1952年对上起独流北、下至十一堡的的南运河进行改道,建两孔节制闸、船闸各一座(此段名为上改道);又于第六埠村偏北对河建两孔节制闸一座,引水东行,交于故道南运河(此段名为下改道)。同时,于下圏村建三厢涵洞引水,于岳家开建穿独流減河下三厢底涵,保留故道为城市供水。南运河水上交通和运输因此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