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评论丨给小米SU7事故真相一点时间,避免另一次“相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5:11:00    

要防止立场先行、对立攻讦的言论造成另一场“碰撞”。在网络和舆论中产生的对撞会造成撕裂,对弥补当事方的创伤,以及以事故为镜鉴改进技术、加强安全,都毫无益处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据报道,安徽铜陵市高速公路三大队称,专案组已介入调查。

鉴于事故的严重性,以及在舆论场上形成的关注度,相关部门的调查必然是审慎严谨的,也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关注此事的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等待调查结果来还原事实。在事实查明之前,提出合理疑问是自然和必要的,这是人之常情,客观上也能推动调查进展。如果在事实明朗、责任认定清楚之前就先做主观论断,甚至情绪“上头”,攻击、网暴某一方,则不妥当。

事故发生之后,有人对小米表达了质疑,譬如认为小米对此事的回应不及时、不人性;雷军本人发声后,有人指责其发言公关味浓。还有一些声音将矛头指向了死者家属,或认为家属质疑车辆的安全是不当的,意在绑架小米,利用舆论;或指责家属不该让三名学生夜晚在高速上自驾;或猜测涉事车辆归属、开车人拿驾照的时间等。

一起不幸的事故发生了,无论司乘还是小米,在这次碰撞中都只有失去。没有事实依据、不顾人情伦理的言论,都不够理智,也不负责任。基于个人臆测来攻击死者家属的动机,更显得毫无人情味。

故此,在这件事情上,要防止立场先行、对立攻讦的言论造成另一场“碰撞”。在网络和舆论中产生的对撞会造成撕裂,对弥补当事方的创伤,以及以事故为镜鉴改进技术、加强安全,都毫无益处。

坚持某观点的一方,要避免陷入“立场决定脑袋”,比如对自己不接受的结论,再次搜集似是而非、难以求证的证据,循环往复地表达基于猜想、臆测、甚至阴谋论的观点,那样只会把公共讨论带入不可求证的话题陷阱。

所以,在事故调查尚在进行中的当下,不妨给真相一些时间,然后基于事实讨论孰是孰非,这是参与公共事件讨论应有的严肃态度。如果观点先行、选边站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就会在舆论场不停制造碰撞,乃至让真相因此成为罗生门。

红星新闻评论员 李秀明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