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0:22:00    

近期

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

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5月16日

#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

登社交媒体热搜榜

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数据揭秘:

新冠阳性率攀升 地域差异初显

中国疾控中心于5月8日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清晰地反映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态势。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7.5%一路飙升至16.2%,增幅超过一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同样不容小觑,由3.3%提高到了6.3%。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一些,这或许与南方的气候、人口密度以及人员流动特点等因素有关。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经逐渐趋于平缓。

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

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多病毒共存:

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亦需警惕

除了新冠病毒这个“主角”之外,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在当前呼吸道样本监测中频繁“亮相”,成为较为常见的主要病毒。

监测数据表明,鼻病毒检测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状态,主要影响人群为14岁及以下的儿童群体,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有关。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则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在0-4岁病例组中,这两种病毒的阳性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第14周—18周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

第18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年龄组差异

专家表示:

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影响高考

这波“反弹”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

病毒学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常荣山表示,此次新冠流行可能和两方面原因有关。

自2022年12月以来,我国新冠和流感交叉流行,自2023年3月以来,新冠的流行波强度普遍低于流感,但间隔规律消失。2025年2月,我国经历了一波三年以来最小的流感全国性流行,人群群体免疫力下降,为新冠的再次流行创造了机会。同时,新冠距离上一波流行(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已过一年有余,人群中因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抗体保护几乎消失。

此外,春夏换季,早晚温差大,是本就容易中招的感冒高发期。加之恰逢清明、五一,假期人口流动大,跨省出行、聚会聚餐频繁,病毒有可能借机扩散。

不过他认为,此次新冠流行即将见顶,并且不会持续太久。

常荣山表示,预计6月5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8-10%左右,不会影响到一年一度的高考。预计6月中下旬,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5%或以下。

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忧

但这3类人要注意

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这轮新冠的症状相对轻,比如咽痛、发烧一两天、身体疲乏,部分人还会咳嗽持续一周甚至更久。

虽说不用过于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它可能会影响体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传染给家中体弱的老人、孩子或慢性病人,带来严重后果。

这3类人要注意防范:

▪60岁以上老人

▪有基础病的人(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等)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建议,家庭中有老年人的需注意,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或进行居家新冠抗原核酸检测,确诊后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

防护指南5步走

▪个人防护

在商场、地铁、医院等人从众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隔绝病毒。

▪保持社交距离

少去人挤人的地方,外出时与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通风换气

建议室内场所早晚各通风半小时,让病毒没地方藏身。

▪健康生活小习惯

均衡饮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适度运动: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让身体活力满满。

回家洗手: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

▪健康监测

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发烧咳嗽,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别硬撑,及时就医。

随着5月气温逐渐升高

降水增加

各类病原体进入了活跃期

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显著增高

日常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多通风

保持社交距离

在人群密集场所

佩戴好尺寸合适的口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