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2:47:00
4月7日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队结束在缅甸的救援任务,返回深圳。8日,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彭新远告诉南都记者,队伍顶着高温、跪着作业,参与救出1名35岁孕妇和1名52岁男子。“这两名幸存者健康状况良好,已经出院。我们感到很振奋,说明平时没有白练。”
深圳公益救援队。
南都此前报道,按照应急管理部统一调配部署,经向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报备,深圳公益救援队快速响应“3·28”缅甸地震,组织首批23名专业救援队员和1条搜救犬,携带超1吨的救援装备和物资,于3月30日抵达震中曼德勒市。
当天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队在长城酒店探测定位到埋压生命体,之后经过9个多小时的联合营救,于3月31日凌晨营救出1名缅甸籍35岁孕妇。这也是中方救援队伍在曼德勒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
随后,深圳公益救援队再次发挥重要作用,于4月2日配合中国救援队、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在金色乡村酒店救出1名受困125小时的52岁缅甸籍男子。
4月7日,深圳公益救援队驰援缅甸7天6夜,全员平安归来。8日,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彭新远告诉南都记者,“这次救援受到高温影响,特别前几天,温度基本没有低过40摄氏度。在抢救生命的关键时期,大家都不敢停歇,强度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所有降温手段都无效,只能靠毅力和坚持下去。有些狭小空间,队员们跪着甚至趴在那里作业。”
除了高温,深圳公益救援队还面临着语言问题,这也是异国救援的一大难题。“大使馆、领事馆以及其他机构都参与了。”他说,缅甸中华总商会派出了很多志愿者和司机,作为救援队的合作伙伴。此外,当地的华侨、华人或是学习中文的缅甸学生都提供了支持。
彭新远透露,目前,深圳公益救援队参与救援的两名幸存者健康状况良好并已出院。对此,全队都感到十分振奋,“我们平时没有白练!”
他表示,接下来,深圳公益救援队将召开复盘工作会议,并持续关注缅甸灾后发展,配合缅甸中华总商会募集物资。
采写:南都记者 薛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