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街边“小电驴”看绿色金融大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7:58:00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0万亿元,比年初增长9.6%,其中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占比最高。数字增长背后,金融工具是如何让生活与发展更加节能的?我们从街边新增的充电站说起。

“现在为了安全,小区对电动车充电都非常严格,每天到处找充电站。”

“这个新站点就在我上班路上,终于不用担心电不够回家了”

“有时候充电位置还有点紧张,可以再多建一点。”

……

电动摩托车俗称“小电驴”,是普及率极高的通勤好帮手,但是随着市场增长迅猛,配套的充电设施供给,成为城市新难题。

在贵阳市乌当区北衙路,最近新建了一座电动两轮车充换电站,无需宣传,建成的第一天就全部停满。

正在充电的张女士介绍,站点充电费用一小时4毛多,价格合理,经常还能碰见外卖小哥在这里换电池。

这是乌当区便民充换电站建设项目建成的第一批示范站点之一,有12个充电接口和14个换电货柜。项目运营负责人陈昆明介绍,站点充电费用根据居民电价按照小时收取,换电费用是采取包月形式,200元一个月,目前第一批有36个场站正在推进建设。

根据市场调研,乌当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0万辆,但此前全区充电端口只有数千个。按照项目规划,未来一年将新建370个充电站、超过1.3万个充电口,力争实现“15分钟绿色出行圈”全覆盖。

“投资总额到2.5亿元了,我们的现有资金肯定是不够的,得到了银行绿色信贷的大力支持。”陈昆明说,由于项目符合绿色信贷相关标准认定,在立项之初银行就积极跟进,根据建设方案及时调整信贷方案,极大加快了放款速度。

绿色信贷,简单说就是银行“把钱借给环保的好项目,不给污染大户贷款”,通过金融工具的指挥棒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贵州银行贵阳乌当支行行长刘莹表示,该行针对充电设施配套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制定了相关贷款业务指引:例如可提供收费权质押等增信手段,应对投资项目抵押物不足的情况;根据充电基础设施业务运营周期长的特点,提供长期贷款期限;同时可享受绿色贷款优惠利率及优先审批通道,最大限度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

截至2025年5月末,该分行共授信2.66亿元支持贵阳市云岩区、经开区、乌当区绿色安全充电治理与便民服务示范类项目,助力城市绿色持续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贵州绿色贷款余额超过8400亿元,较年初增加29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超过3600亿元,有力推动全省绿色交通与能源建设。

绿色信贷持续增长的背后,是金融机构在不断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当前,针对高碳排放行业绿色转型需求,贵州加快推进“转型金融”创新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编制了地方化工、建材、有色行业转型金融支持技术目录,促进转型项目的识别,指导金融机构制定相关具体措施、促进转型金融服务创新。

在遵义,天磁锰业“年50万吨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改项目”近日获得了贵州银行转型贷款6350万元,项目锰渣综合利用率和碳排放量将直接与贷款利率挂钩。

“当利用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到一定水平,贷款利率相应的下调,激励企业节能减排。”

贵州银行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周奇告诉记者,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贵州银行率先在省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颁布了转型金融框架,梳理出31个重点支持领域,明确了转型金融支持范围和相关细则,为后续推进转型金融服务明确了标准。

“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稳妥有序推动传统高排放或难以减排行业和经济活动低碳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直接作用。接下来会继续努力探索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新模式,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绿色金融‘活水’。”周奇说。


记者: 卓越 杨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