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5:51:00
3月26日21时许,湖南省绥宁县人武部值班室接收到紧急命令:绥宁县关峡乡花园阁村附近突发山火,火势顺风蔓延,情况紧急。绥宁县人武部迅速响应,全体官兵及民兵应急分队闻令而动迅速集结,赶赴山火现场。
时间就是生命,县人武部立即启动森林防灭火应急行动预案,半小时内集结完毕,县人武部领导们带领50名民兵和本部官兵,携带风力灭火机、油锯、灭火把、无人机、灭火弹等救援器材火速集结,第一时间奔赴火场。
抵达现场后,迅速展开扑救行动,按照预案科学编组,分工明确,民兵无人机小组首先按预案操控无人机勘察现场火情。起火点地处陡坡地带,周围多为楠竹、灌木丛,火势受风力影响持续向周边蔓延,大型专业灭火装备无法靠近。
使用无人机灭火
前沿指挥所内进行研判后,决定采取“分割包围、重点突破”战术。按照任务分工,一方面积极与地方队伍相互配合,清除树木开设防火隔离带,用灭火把、砍刀、油锯等工具围剿灭火。另一方面采用“无人机+干粉灭火弹”组合战术,操控无人机进行热成像扫描,精准定位火场核心区域与蔓延方向,将干粉灭火弹通过加装投掷装置的四旋翼无人机投送至着火点,进行空中扑救。
灭火现场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哪有困难哪就有我们,山火不灭,我们不退!”浓烟熏烤双眼,汗水浸透后背,面对熊熊山火,民兵无一人退缩。3月27日11时许,经过彻夜鏖战,火情得到控制,整个行动安全顺利,现场无一人伤亡。“继续巡查一遍,严防山火死灰复燃。”参与灭火的民兵队员相互提醒不敢放松警惕,大家拿着灭火把,继续开展余火排查工作,并对过火地进行洒水增湿作业,在确保不会复燃之后,有序撤离。
此次实战检验了民兵队伍“科技+传统”的应急处置能力。传统手段难以覆盖陡坡处的火点,无人机与灭火弹的组合能实现点对点压制,解决了山地灭火“看得见、够不着”的难题。此次共投掷灭火弹20多个,配合地面灭火阵地形成立体灭火网,效率提升超50%。
救援“有速”,源于平时训练“有素”。据了解,该县人武部始终坚持从严从实练兵,年初针对县域内山多林多的地理实际,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多次组织民兵与地方应急部门联合开展防火防汛减灾应急演练,并依托地方无人机协会组织民兵无人机专业训练,还给各乡镇更新配齐应急器材。绥宁县人武部将进一步总结无人机灭火的应用经验,提高民兵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确保锻造出“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民兵应急队伍。
(游函谕 周炜)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周佳霖
编审:温韬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