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0:21:00
云岭时评评论员 朱婧
近日,滇港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介会在昆明举行,会议提出将在中药标准体系上深化合作,让更多优质“云药”走进香港、走向世界。标准在中医药产业中,就像一杆“秤”,秤准了,质量就有保障,患者吃了才放心。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标准化是助推云南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重楼种植基地。云南日报记者 杨抒燕 供图
云南是全国中药材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道地药材主产区,还有傣药、彝药、藏药、苗药等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但中药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标准还不健全,制约了云南中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加工方式粗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例如天麻、三七、当归等粉末饮片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制约了粉末饮片“走出省外”;还有臭灵丹草、大红袍、灯盏细辛(灯盏花)等临床常用特色品种尚无国家和省级标准。
推进云南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从良种良育、种植、加工、市场等环节建设标准体系,完善中药材质量追溯、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制定中药材技术规范、质量等级标准,与香港等先进地区建立中药材产品双向注册绿色通道,让更多优质“云药”走向世界。
同时,围绕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目标,云南推进中药材康养旅居融合发展。这不仅需要整合融通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药医疗康养、休闲度假、观光游览、药膳美食等资源,也要贯彻落实中医药行业已有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四诊操作规范》等基础性国家标准,推动新的行业标准的健全,以规范标准为相关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架桥铺路,不断助力云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