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4:12:0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陈江
图源:视频截图
近日,徒步博主文雷擅自进入罗布泊的视频引发关注。文雷的社交账号显示,他每天都在记录“挑战罗布泊无人区”,但到第9天视频主角突然换了人,出现了敦煌市公安局雅丹派出所的民警。民警说,“今天在景区巡逻时,发现了未经许可计划徒步穿越罗布泊无人区的文雷先生,我们及时对他进行了劝阻。“该视频点赞超过110多万,成为文雷账号最火的一条视频。
文雷并非首个在危险边缘试探的博主。这种“越危险越火”的魔幻剧情,早已不是孤例。从悬崖边玩自拍到深潜暗河,某些博主把“征服禁区”当成流量密码。卫星电话、定位仪这些保命装备,在他们眼里成了挑战规则的护身符。说到底就是被流量冲昏了头,拿生命在玩冒险:赌的是观众猎奇心理,押上的却是公共安全和生态红线。
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并非夸张。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不足半瓶矿泉水,可怕的沙尘暴可以瞬间吞噬车队,就连专业科考团队也需层层审批才能进入。个人擅自闯入,不仅可能因缺水、迷路耗尽救援资源,更会破坏地表结皮、碾压珍稀植被。事实上,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不是“妨碍自由”,而是用规则织就一张生命保护网。
或许有人会质疑:穿越无人区是个人自由,为何要被管?这种认知恰恰暴露了对规则的误解。就像司机不能随意闯红灯,驴友也不能擅闯生态禁区。社会规则是一道隐形的护栏:景区预约制可避免踩踏事故,登山报备制能降低搜救成本。文雷事件中,民警的执法,维护的不只是个人安全,更是公共利益。而如果人人都为流量无视规则,社会将陷入“谁胆大谁受益”的病态循环。
必须要说,这场闹剧背后,内容平台的责任难辞其咎。文雷连续9天直播穿越,平台并未识别其危险行为,还通过算法助推流量。当“徒步禁区”成为热门标签,冒险视频获得更高分成,平台实质上在鼓励“玩命”打卡。与其事后配合删视频,不如建立预警机制,用AI识别定位坐标,对违规穿越者立即弹窗警告,从源头上切断赌命式创作的利益链。
类似的教训早已敲响警钟。澳大利亚网红为拍悬崖照坠亡,美国博主直播横穿铁路险被撞飞,今年还有登山博主违规攀登雪崩区至今失联……这些案例反复证明:当冒险成为玩命表演,安全底线就会在喝彩声中崩塌。我国近年来将擅闯自然保护区者列入旅游黑名单,正是用制度划清红线——镜头里再牛的“孤胆英雄”,在规则面前不过是任性游客。
文雷被劝阻的视频获得百万点赞,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普法课堂。它让更多人看清楚:野外探险不是拿生命做赌注,而是带着理性丈量世界,以敬畏之心探寻自然的边界。比征服无人区更重要的,是守护心中的规则区。毕竟,任何网红滤镜都美不过平安归来的笑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