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9 09:51:19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据统计,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重午节、天中节、端阳节、龙舟节、龙日节、当五汛、浴兰节、菖蒲节、躲午节、女儿节、地腊节、端五节、重五节、五月节、五黄节、午日节、正阳节、粽子节、诗人节、夏节、艾节、五月当午、五月单五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为避唐玄宗李隆基“八月初五生日”之讳,在唐代用“端午”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此后“端午”一跃成为主流的叫法,直至今天。
一、端午节多个名称的由来
1、端午节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端即初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说文解字》:“午,五也。五月阴气忤逆阳,冒地而出也。”,午即五也,故称“初五”为“端午”。
2、重午节
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为“子月”,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农历正月为“寅月”五月为“午月”。午月的午日谓之“重午”,犹如九月九日称为“重阳”。
3、天中节
因端午节恰在夏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空位置是一年里最当中的一天,故名“天中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
4、端阳节
端阳节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午日为“阳辰”,午月第一个午日,故称“端阳”。《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
5、龙舟节
龙舟竞渡最早是古代吴、越地区先民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南方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图形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古时盛行于吴、越、楚。
6、龙日节
东方苍龙七宿,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即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易·乾》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仲夏端午,是龙飞天的节日。端午时苍龙的主星“大火”高悬正南中天,龙气旺盛。
7、当五汛
在上海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也有个别地区称为“五月当午”。
8、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9、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为“菖蒲节”。
10、躲午节
古代称五月为“恶月”、“毒月”,五日为“毒日”,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节这一天,父母便把未满周岁的儿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恶,故有“躲午节”之称。
11、女儿节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12、地腊节
道教《赤松子章历》把全年分为五腊,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云笈七笺》:“五月初五名地腊,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祈福佑。
13、五月单五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我小时候不知道有端午节,就知道“五月单五”那天能吃点好的)
二、端午节由来的多种说法
1、纪念屈原说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后遭谗言陷害去职,被赶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白起带领秦军攻破楚国国都,屈原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以死明志,抱石块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寄托哀思,荡舟于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身体,就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虽然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2、纪念伍子胥说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报了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大败越国,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伯嚭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将伍子胥赐死,用鸱夷革裹着尸体于五月初五投入钱塘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被投入钱塘江之日。
3、纪念孝女曹娥说
相传,东汉时期孝女曹娥的父亲溺水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寻找。过了十七天,于五月初五也投入江中。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为之立碑颂扬。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所投之江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孝女曹娥投江殉父之日。
4、龙图腾崇拜活动说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说: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区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因此,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5、“恶日”禁忌说
汉代北方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东汉王充《论衡》对“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解释:“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因而出现了插菖蒲、艾叶驱邪,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避疫等颇具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6、夏至说
黄石先生在《端午礼俗史》中说:“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说: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诗人屈原;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认为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