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日本为啥从“倭国”改称“日本”?日本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1 12:18:20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的东边,有着一个和我们隔海相望的撮尔小国“日本”。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这个小小的国家却生出了狼子野心,逐渐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他们的种种非人行径,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所以,说到日本,我们很多人应该都会咬牙切齿地说一句“呸,日本人!”

在我们的印象里,“日本人”这个称呼似乎并不好听,而且还带有一丝贬义。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自己不这么觉得呢?日本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大汉赐名“倭国”,日本人欣然接受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国家,在古代,可以说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就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那时,周围的小国都对这个庞然大物充满了崇拜和向往。

日本与中国最早的官方交往可追溯到公元57年。

这时的中国,正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执政时期。

据《汉书》记载:

“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意思是,在大海之中,有一个倭人聚居的地方,分为大大小小几百个国家,这一年要来朝贡。

这一年,作为“百余国”之一的倭奴国派遣使节带着供品到洛阳朝贺,献生口(奴隶)百六十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候,我们称呼日本人,是叫倭人,称他们的国家就叫倭国。

这是因为当时前往中国朝贡的日本人称自己的国家为“我国”,因为“我”与“倭”发音近似,所以华夏的史官便以“倭”称日本“我国”也就成了“倭国”。

刘秀因此赐给了当时的日本人一枚金印,上面刻有 “汉倭奴国王”五个字。

而那时的日本使者拿到金印以后,完全不知道“倭国”是什么意思,就高高兴兴地拿回去当宝贝供着了。

从那以后,由于中国经历了三国、魏晋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国的乱世纷争,无暇顾及遥远的倭国,所以这段时间官方的往来很少。

“日本”之名的由来

公元607年,由于听说中国从乱世纷争中走了出来,建立了强大的隋王朝。日本向隋朝派遣了第一个使团朝贡,使团的首领是日本著名的外交官小野妹子。

小野妹子在隋的汉名为“苏因高”,为其名的汉语谐音。虽然名为“妹子”,但却是男性。

使者称炀帝为“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并说他带了一批佛僧前来学佛法。

然后小野妹子交给了隋炀帝一封信,信的开头就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提出“日出之国”的概念。

隋炀帝看完信后勃然大怒,说只有中原之主才可称为天子。

公元609年,小野妹子又作为送隋使回国之使再度来中国。此次的国书抬头改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因此日本才有了天皇这一称号。

隋朝灭亡后,唐朝取代了大隋朝。

由于唐朝的空前繁荣,日本在对中国充满了崇拜之余,源源不断地派使者到唐朝学习和交流。

如此一来,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字越来越了解,也明白了“倭国”的含义,逐渐开始讨厌“倭国”这个称呼。

因此,他们修改了国号为日本。据《隋书》记载:

“日本国,倭国之别种,以其国在右边,故以日本为名;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

《新唐书》也有记载:

“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

因为有学过一点汉语,所以他们讨厌“倭”这一名称,然后就把国号改为日本。

使者说,这是因为他们的国家更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

改名“日本”的一段轶事

其实,早在隋炀帝时期,当时的倭国就不断上书政府请求改名,但是隋炀帝就是不同意。

话说,最开始日本使者在朝拜之时,说日本在东方日出的地方,希望改名为“东国”。

因为在小野妹子带来的那封信上,日本居然敢称自己为“天子”,并将其更名为“东方国家”,隋炀帝很生气。

于是,这一要求被直接拒绝了,日本使节吓得不敢说话。

直到唐朝高宗(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时期,才同意日本的对外国名可以称为“日本国”

这样一来,就有人说“日本”国名是中国皇帝赏赐的了。

前些年,就因为“日本”国名是中国皇帝赏赐的,现代有些日本学者非常不爽,有一段时间,他们吵得非常厉害,甚至提议更换“日本”这个国名。

理由就是自己国家的名字应该自己来取,让中国人取太没面子了。

但是,更换国名,事体重大,最终吵了若干年也没更换成。

相关文章